7月17日至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立项的《风力发电机组 风轮叶片有限元分析技术规范》等4项机械(JB)行业标准启动会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来自风电整机厂商、业主单位、叶片与材料供应商、检测认证机构等40余家单位的60余位专家参与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风标委”)主办,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全国风标委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会副秘书长田野、全国风标委委员/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电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冯学斌、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建立共同主持本次会议。
【技术报告分享】
《预埋叶根结构试验装备介绍》
全国风标委在4项机械行业标准启动中,为每项标准前置安排相关主题报告,通过专题报告梳理行业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帮助参会人员深入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必要性及关键指标,为后续标准启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语境;同时搭建起技术交流平台,促进标准起草方与实施主体的前置沟通,针对潜在争议点提前研讨,提升标准启动的科学性和效率。
中机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仁杰以预埋叶根结构试验装备为主体做出了契合本次启动会的专题汇报,汇报内容包含中机检测的技术优势以及叶根结构测试装备情况、测试经验分享、测试问题分析等方面,并从第三方检测单位的角度分析了测试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对标准内容的一些细节提出了想法建议。
《叶片前缘耐雨蚀防护技术研究与探讨》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徐利强结合已运行的海上叶片和山东东营近海风电叶片的防腐设计案例,首先介绍了叶片前缘腐蚀的现状、前缘腐蚀可能对风电机组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以及造成叶片前缘腐蚀的主要因素;其次介绍了目前行业内针对叶片前缘腐蚀采取的解决方案以及运达在叶片前缘防护材料耐雨蚀测试这方面做的一些研究工作;最后对未来前缘防护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面向大型风电叶片的有限元建模和分析方法探讨 》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资深叶片工程师谢利来详细介绍了大型风电叶片有限元建模方法,并对叶片的面外变形进行了介绍和探讨。行业实践表明,叶片建模细节以及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叶片分析结构存在显著的影响,在叶片设计中应给予关注,此外针对面外变形这一新兴失效模式,其与风场失效关联密切,现行标准尚缺要求,建议考虑纳入通用性规定以提升长期安全。
【技术交流】
中国华能集团、蒙能集团电力工程研究院、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中车株洲集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船级社、艾朗科技等单位专家针对报告要点积极交流研讨。
【机械行业标准启动项目】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件设计检测部长雷志敏介绍了标准的必要性、紧迫性、草案内容、技术难点及时间节点计划等,与会专家重点讨论了标准适用范围、内容框架、样件外形、疲劳测试加载方案及数据处理等关键问题,下一步起草单位将针对与会专家指导意见进行草案优化工作,尽快形成征求意见稿。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总工冯兴卓介绍了标准编制进展和架构内容。与会专家建议提出调整标准名称建议,涵盖耐雨蚀以外的其他腐蚀情况,同时建议优化标准架构,补充防腐设计相关内容。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叶片工程师庄雷介绍标准的立项背景、必要性和预期目标,阐明其对提升叶片设计可靠性、规范行业分析方法的重要意义;其次说明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框架,包括材料与载荷要求、有限元建模、边界条件处理、结果评价方法等核心条款;与会专家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仿真与试验的验证衔接、行业典型应用场景的覆盖等,以推动标准制定科学高效开展。
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整体系统工程师胡磊汇报了标准的编制背景、项目前期筹备情况及时间节点计划等。经过与会专家充分沟通交流,从标准草案架构层次性、内容逻辑性对标准的整体框架、核心技术章节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内容要素;强调了对应用场景、设计要求、附录补充的必要性,最终确保标准内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集中两天时间,在三位行业领导的主持下,组建项目工作组并顺利完成4项行业标准的启动工作。本次启动会项目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来首次立项风电领域的机械行标,通过标准抓手,旨在保障风电装备与技术安全可靠,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主管部门工作计划,2025年将完成以上行业标准的报批工作,以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风电装备全产业链“一图一表一单”建设任务。下一步,全国风标委将紧密配合好各项目编制工作,协调资源,解答疑问,有效提高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标准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