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讯】
7月30日,全国风电(国际)标准研讨会在西安顺利召开,IEC/TC88注册专家及来自风电行业全产业链共计60余家单位15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风标委”)主办,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承办。全国风标委秘书长任君,副秘书长秦世耀、董万里,委员李跃共同主持了本次会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一级调研员刘昕、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处长费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员、全国风标委副主任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裁曹志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庭彦、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跃斌出席会议。
【领导致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一级调研员刘昕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当前中国风电产业虽已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国际话语权仍有待提升,强调IEC专家应以专业担当积极在国际舞台发声,推动中国方案成为国际共识。同时提出,要深化技术标准融合创新,实现装备加标准协同出海,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处长费毅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自治区标准化建设成果,并表示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各方合作,充分发挥内蒙古风能资源优势,共同推进风电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员表示在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国际标准成功立项之际,希望中国企业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走出一条标准引领的创新发展之路。
全国风标委副主任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裁曹志刚在致辞中提出三点重要倡议,一是以标准为纽带,牵引国际规则,推动中国创新融入全球体系;二是以标准为基础,推动互认合作,共同应对国内国际挑战;三是以标准为媒介,拓展产业链边界,提升产业整体价值。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跃斌谈道,通过中车风电产业发展进程,深刻意识到标准的创新引领作用,未来中国中车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风电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为全球风电产业提供更多中车智慧和方案。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戴碧君提出通过国际标准研制汇聚行业智慧,推动中国风电标准“出海”,助力全球风电高质量发展。
【工作汇报】
致辞环节过后,全国风标委秘书长任君对中国风电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做整体汇报,从IEC/TC88组织架构、已发布及在研国际标准概况、中国专家参与及贡献度等多个视角,梳理了我国风电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效,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国际话语权不足,缺乏全球视野等问题。下一步,全国风标委将重点开展国际标准深度研究,建立国内技术对口工作组,加强标准资源储备,积极争取国际组织任职,推动提出标准提案,促进与东道国的标准互认合作。
【成立IEC/TC88国内技术对口工作组】
为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战略部署,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充分发挥标准在产业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风电标准体系。根据《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活动的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成立IEC/TC88国内技术对口工作组,由IEC/TC88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组长单位设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组员单位包括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远景能源有限公司、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后组长单位代表作IEC标准助力风电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发言,并对IEC/TC88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出“3C”(贡献Contribution,合作Cooperation, 协调Coordination)建议,围绕技术委员会范围和战略业务计划开展布局,加大资源投入与国际合作,推动人才培养。
【交流研讨(一)】
一、国际标准提案立项经验分享
研讨环节,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咏梅回顾了《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国际标准项目从2023年TC88全体会议上首次发声、到国内预研论证、再到2024年TC88全体会议正式汇报、最后通过技术交流及商务对接获取各国专家支持的历程,总结出国际标准的提出及推进,需要统筹全局、紧密安排、开放交流以及持续推进。
二、全球产业发展与标准引领
全国风标委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南方大区总裁翟恩地重点围绕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标准研制与应用升级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等核心内容,阐述了以集团技术标准战略为指引的标准化行动蓝图及其对国际业务的支撑作用。其中,标准研制作为标准的“生”,聚焦高价值与竞争力构建;标准应用作为标准的“重生”,旨在驱动领跑行业。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在提升机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显著成效。通过“标准出海”战略,将中国技术规则和标准理念推向全球,不仅为产品“走出去”奠定基础,更从根本上提升了中国风电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三、海外风电市场拓展与标准壁垒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朱江生从海外视角分享了风电市场拓展与标准壁垒,对比分析了中欧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中欧风力发电机组大型化进程、技术路线差异。针对IEC/TC88国际标准制定现状,阐释了新提案申请流程、通过条件、评估核心要点及参考原则。基于新提案投票数据,分析IEC/TC88活跃成员国家,为帮助建立国际朋友圈提供指导。同时提出“从预研工作项目(PWI)起步而非新工作项目提案(NP)”、“推动国家标准国际化”、“标准应提出性能要求而非设计手册”等提高提案立项率的经验总结,为中国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了系统方法论。
【交流研讨(二)】
一、轨道交通电气装备国际标准化概况与实践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产经中心主任助理刘贵介绍了我国参与IEC、IPC、IEEE三个国际化组织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作情况及成果,以中国参与重要标准制定的案例揭示了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逐步主导的发展历程,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创新及推动应用的源泉,拓展标准国际化路径,重视人才培养,让技术专家懂标准,标准化专家懂技术,跨领域的发展理念为与会专家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风电机组试验检测技术标准与国际化工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付德义,针对中国电科院在风电试验检测技术标准与国际化方面的工作进行分享。介绍了中国电科院在IEC/TC88、IECRE、MEASNET等国际组织框架下开展的国际活动情况,分享了参与多项国际标准/规范制修订以及国际循环比对活动的心得体会。指出标准与国际化相辅相成,标准工作是国际化的重要牵引,国际化工作对于标准的研制意义深远。国际标准制修订过程,事实上是一个研发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理论假设、技术验证,最终形成行之有效的标准和方法。
三、国际标准实践经验分享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符鹏程分享了参与IEC TS 61400-28:2025《风力发电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延寿》标准研制经验。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各国专家对于可操作性、不确定性的考虑方式分歧较大,项目几经延期。针对不确定性问题,由于早期风力发电机组资料数据缺失,中国专家提出通过测试手段推算机组未来寿命,并引入机器学习技术预测疲劳载荷,推动中国技术方案成功纳入国际标准。
三、国际标准实践经验分享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符鹏程分享了参与IEC TS 61400-28:2025《风力发电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延寿》标准研制经验。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各国专家对于可操作性、不确定性的考虑方式分歧较大,项目几经延期。针对不确定性问题,由于早期风力发电机组资料数据缺失,中国专家提出通过测试手段推算机组未来寿命,并引入机器学习技术预测疲劳载荷,推动中国技术方案成功纳入国际标准。
四、风电机组发电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段志强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双馈发电机、永磁半直驱发电机等主流技术路线的特点与应用场景,并对大容量、高电压、低成本、轻量化、智能化等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交流研讨(三)】
一、风电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
本次会议特邀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主席Alastair McKinnon进行线上分享。他首先介绍IECRE作为聚焦风电、光伏、海洋能的第三方可再生能源设备合格评定体系,依托ISO 1700系列标准运作,由成员共同管理并遵循共识原则。McKinnon先生着重肯定了中国在风电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及对IECRE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详细阐释了IECRE OD文件与IEC标准(尤其是TC88标准)的协调性,并提及当前正推进IEC 61400部分标准(-1、-2、-3、-12、-50)重组,以解决命名与定义的统一性问题。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中国专家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中国风电设备在快速发展和出口背景下,如何借助IECRE体系更好拓展国际市场;二是IECRE在储能和智能电网领域的未来规划。McKinnon回应称,IECRE全球互认证书可助力中国设备出口合规,未来将持续推动体系发展,成员可推动新领域纳入。
二、实践对话:风电领域国际标准最新进展
实践对话环节,IEC/TC88专家就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展开深入交流。“PT61400-28-2退役及回收准备”工作组成员/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强指出,国际标准是融合各国经验的技术“最大公约数”,为规避风险、驱动创新提供知识基础。“MT24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工作组成员/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巩世昌表示标准迭代有助于推动技术验证方法升级。“JWG25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工作组召集人/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劲松强调标准是产品出海的“通行证”,参与制定能规避合同风险、提升技术竞争力;作为工作组召集人,建议成立用户工作组协调资源。“WG21电气特性测试与评估”工作组成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齐琛分享了“提前沟通、统筹推进”的国际化经验教训。“TC88/MT24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TC88/PT61400-29标识与照明“工作组成员/北京乾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庄严则指出标准的天然垄断属性,提醒供应链企业需关注产业链整体。工作组成员一致认为,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是中国风电引领技术方向、开拓全球市场的核心动能。
【会议总结】
最后,任君秘书长做会议总结,提出标委会将不遗余力地支持风电国际标准化工作,通过标准带着产业走出去,以标准引领带动中国风电技术和装备走向世界。
自2021年举办第一届全国风电(国际)标准研讨会后,目前全国风标委已成功举办三届会议,希望通过国际标准研讨会,搭建风电国际标准化工作沟通交流及连接中国与国际风电标准领域的重要平台,助力我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